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行为比语言更重要 亚科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,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。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。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,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,这100万美元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帝王自称为孤寡的原因 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“孤”、“寡”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,舍我其谁的“天子”的气势,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。《老子》认为,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,地没有安宁恐怕就要倾覆,河谷没有满盈就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主动隔绝欲望对象 欲望人人都有。即便想“无欲”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。所谓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做得到吗? 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,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,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。所以,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,便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 春秋时代,当了30年齐国大臣的晏婴,是位著名的政治家。《左传》中,颇多晏婴的记载,比如说,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,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。 有一次,齐景公强令民工造大台,闹得齐国民不聊生,众百姓苦不堪言。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以身作则 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,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,要有礼貌,要讲信用,要忠于国君等。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,晚上回来则看书。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:“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利益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相应补偿 主人外出,召来三个仆人,按他们不同才干分配银子:A五千、B两千、C一千。主人走后,A、B二人用所得银子做生意,分别赚了五千、两千,C仆人胆小慎微,为显示对主人的忠诚,将一千两银子埋了起来。主人回来后,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走动管理 麦当劳快外店创始人雷.克罗克,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。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,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“走动管理上”,即到所有各公司、部门走走、看看、听听、问问。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... 2017年7月1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企业是一个团体,老板切忌跟着感觉走 古希腊有个寓言是这样讲的:一头驴听说蟑唱歌好听,便头脑发热,要向蟑学习唱歌。于是蟑就对驴说:“学唱歌可以,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。”于是,驴听了蟑的话,每天以露水充饥,其结果呢,没有几天,驴就... 2017年7月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生活的方式有多种,智者只采取适合自己的一种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做“倏”,北海的君王叫做“忽”,中央的帝王叫做“浑沌”。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,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,倏与忽欲报答浑沌这样热情的款待,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,就想要一天凿出一... 2017年7月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木桶原理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: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,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,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,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。 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,除非这个企业人浮于事,否则每一... 2017年7月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