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?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。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,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?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,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。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四尺八寸半的标准呢?原来英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智猪博弈 博弈理论(game theory)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,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。举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博弈,这就是著名的"智猪博弈"。 这个例子讲的是:猪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水的精神 《老子》里说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尹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”老子认为,有道德的上善之人,有像水一样的柔性。水的柔性是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上行而后下效 春秋时,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,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,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。 有一天,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,席散后,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。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,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,文武百官都高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行为比语言更重要 亚科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,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。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。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,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,这100万美元... 2017年7月12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帝王自称为孤寡的原因 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“孤”、“寡”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,舍我其谁的“天子”的气势,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。《老子》认为,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,地没有安宁恐怕就要倾覆,河谷没有满盈就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主动隔绝欲望对象 欲望人人都有。即便想“无欲”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。所谓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做得到吗? 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,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,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。所以,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,便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 春秋时代,当了30年齐国大臣的晏婴,是位著名的政治家。《左传》中,颇多晏婴的记载,比如说,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,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。 有一次,齐景公强令民工造大台,闹得齐国民不聊生,众百姓苦不堪言。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以身作则 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,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,要有礼貌,要讲信用,要忠于国君等。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,晚上回来则看书。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:“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哲学理论 哲理故事:利益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相应补偿 主人外出,召来三个仆人,按他们不同才干分配银子:A五千、B两千、C一千。主人走后,A、B二人用所得银子做生意,分别赚了五千、两千,C仆人胆小慎微,为显示对主人的忠诚,将一千两银子埋了起来。主人回来后,... 2017年7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